所有栏目
0

中日刑事法热点论坛成功举行

2022/5/18

 

20111211日上午,中日刑事法热点论坛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教授主持论坛,他首先欢迎并介绍了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客人,包括日本一桥大学村冈启一教授、布井千博教授、青木人志教授、王云海教授、本庄武副教授。日本一桥大学校长山内進代表日方表示了参与交流的热情并总结此类论坛标志着双方校际交流深入到探讨具体问题的阶段。参加论坛的中方专家包括法学院冯军教授、付立庆副教授、刘计划副教授和魏晓娜副教授。

   此次论坛中日双方分别就日本的裁判员制度和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进行了学术交流。首先,木庄武教授做了题为裁判员制度与国民信赖的主题发言,介绍日本已经实行两年的裁判员制度,即随机抽取六位市民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的制度。木庄武教授详细说明了裁判员制度的概况、目标、形成背景、对裁判结果的影响以及国民不愿参加的原因。村冈启一教授则补充介绍了日本关于裁判员制度实行三年即将进行检验的总结反思的时间背景,他重点分析了对这项制度进行审核的较典型的毒品案件和性犯罪案件。同时,对死刑这种最严重的刑罚交由百姓决定并且根据日本裁判员制度无须全员一致同意的做法提出了疑问。另外,村冈启一教授还介绍了有关于裁判员制度是否应体现被告人的选择以及裁判员守密义务是否应当缓和等问题的讨论,最终进行了日本裁判员制度基本正常运作的总结。亲木人志教授则提出应当根据裁判员制度的目的实现与否来检验该制度。他认为应以裁判员法规定的目的即增进国民对司法的理解和加强国民对司法的信赖为依据。亲木人志教授接着重点回顾了日本历史上自明治维新后五次有关裁判员制度的讨论。

   此后,刘计划副教授介绍了我国刑诉法修改的最近动向,包括刑事证据制度、刑事辩护制度、刑事强制措施制度、侦查程序及侦查监督以及刑事审判程序等方面的完善和亮点。魏晓娜教授则从比较的角度说明这次刑诉法修改解决问题众多,未触动无暇顾及的陪审制。她反思了中国陪审制度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包括陪审员代表性不够、陪审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以及陪审员固定的弊端。魏晓娜副教授还总结了陪审制度的功能包括在司法的职业判断中引入社会判断、转移法院责任以及体现同台审判原则。论坛最后冯军教授就有关裁判员制度是否会转移责任问题向日方专家提问,对方给予了详细的回答。

   整场论坛使参加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两国刑事司法的了解,有关的介绍和比较给双方以启发和思考。本次中日刑事法热点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